•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经典回顾
  • 滚石唱片30年作品回顾之一:80年代篇
  •   滚石唱片作为第一家本土唱片公司,它在20世纪80年代初起步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达到了发展的全盛期;而又在21世纪初的这10年里,随着华语唱片产业的逐渐低靡以及全球5大唱片在地区的强势驻入,滚石唱片这家本土的老字号唱片公司的发展最终也不可避免地下坡之。尽管如此,但是它依然是迄今为止,地区唯一一家发展超过30年历史的本土唱片公司。

      从滚石唱片发家开始至今,辗转30年就过去了。如今的滚石唱片虽然不复当年,但是滚石唱片发展的这30年中为华语流行乐坛缔造的大小巨星,制作过的无数经典音乐作品等等成就那是让每一个曾经关注,或是如今依然心系华语流行乐坛的人都不能遗忘的。甚至可以说,没有滚石唱片,也许今天就成就不了那么多星光熠熠的巨星;没有滚石唱片,今天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经典老歌能变成我们回忆的心曲。滚石唱片在甚至是整个华语乐坛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30年的风风雨雨,30年的点滴记录,30年的滚石唱片了华语流行乐的发展,30年是滚石唱片发展的一个里程碑,30年的滚石唱片让人难以忘怀。

      滚石唱片公司(以下统称“滚石唱片”)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76年成立的《滚石》。而滚石唱片的正式成立时间则是在1980年。滚石唱片的成立是因为创办人段钟沂、段钟潭两兄弟要实现制作属于真正华人音乐的梦想,于是才将此付诸于行动,从而创办了滚石唱片。而在1980年12月出版由潘越云、芬和吴楚楚三人演绎的《三人展》,则是第一张由滚石唱片出品的音乐作品。

      20世纪80年代是滚石唱片起步发展的阶段,同时这也是对滚石唱片在20世纪最后10年中的全盛发展,甚至是对今天他依然能称之为本土唱片公司龙头老大都有着深远意义。当然我们今天所回顾的只是滚石唱片这30年中3个阶段所发行过的唱片具有的不同特色,因此也就不具体展开滚石唱片发展的这前10年所具有的具体意义。而所谓的唱片特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与唱片公司所签约的歌手的特色性质以及当时大流行的背景都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回顾80年代滚石唱片推出的一系列歌手的唱片中,其实不难发现当时创作型的歌手在滚石唱片中占有的比例不小。这其中包括了早期的罗大佑,中后期的李盛、黄韵玲等歌手。而此外,还有一些单曲或是合辑歌手,他们更多的是栖身于幕后,如郑华娟、莲等。但不管是穿梭于台前还是幕后的这些滚石的创作歌手们,他们除了为自己写歌作曲,同时也为他人作嫁,展现出了惊人的创作力。在一定程度上来说,80年代滚石唱片创作的自产自销性是当时其它唱片公司所不能比拟的。因此若说到80年代滚石唱片的一个大特色,这种过人的原创特色又怎么能少?

      而这个原创特色,或者可以说这些具原创性十足的作品在气质特色上大多都表现出了鲜明的人文性。换句线年代滚石出品的音乐中所有的原创性与人文性这两个特色是相互交织的。特别是在音乐内容的表现上,这些作品的内容都显得极其丰富且饱满,涉及相关的层次面很广泛,可以说将这一人文特色体现到极致。这其中罗大佑就是最具人文特色风潮代表的歌手。1982年罗大佑在滚石唱片推出第一张个人唱片《之乎者也》,其中一曲《鹿港小镇》就无所忌讳地涉及到相关的问题,而之后1983年发表的《未来的主人翁》、1984年发表的《家》等大碟专辑同样以不同的触点,不同的方式再将这一人文化的特色活灵活现地在音乐中表现出来,几度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可以说由罗大佑掀起的这股人文风潮可在往后直接影响了不少创作歌手。而在滚石唱片中,除了罗大佑,80年代中期才加盟滚石唱片,当时还没有名气的李盛,可以说他也是将这种人文风潮推行到底的创作人之一。不过不同与罗大佑音乐内容中犀利、叛逆的特色,李盛笔下的人文气质表现出的是一种细腻且紧系生活的特色。李盛在80年代的滚石唱片参与制作过的一系列作品中,包括1985年齐豫、潘越云共同演绎的《回声》、1986年张艾嘉的《忙与盲》、1986年其个人的大碟《生命中的精灵》、1988年陈淑桦《女》等作品。在其中他都以细腻的情怀,赋予反思性的创作,将这些带有生活气息的人文色彩贯穿于一整张音乐作品中,从而让这些音乐专辑能在气质上自成一体。梦见家里着火可以说这些音乐作品是华语乐坛最早的,而在今天相当盛行的概念唱片。

      此外,在80年代由滚石唱片发行的作品在体现出原创性及人文特色外,在一定程度上也还是紧随着当时大市场的流行。只是相对而言,这种大流行的特色在滚石唱片并不见鲜明。特别是在早中期,当时市场盛行对“玉女”歌手的包装打造。不过当时在滚石唱片,完全以此类风格见长的歌手几乎为零,甚至纯粹走流行情歌线的歌手满打满算也就只有潘越云一人。实际上像早期的潘越云,就好比1981年出版的《再见离别》,虽然是以情歌的特色打造,但是这种情歌特色又非纯粹到底;而直到1982年潘越云推出第二张个人作品《天天天蓝》的时候,她开始闻名走红,才可以说是正式确立了滚石唱片中最早一位以唱情歌而闻名的文艺情歌女歌手。而像张艾嘉、齐豫这类歌手在滚石唱片早期发展的这一阶段,风格的还是颇为偏向了民歌或是诗情文艺的特色,他们即便是唱起一些抒发感情的作品,在歌词中都要带着浓郁的诗意或是文艺的色彩。不过在当时谁也没有想到,滚石唱片80年代早、中期不完全以流行情歌作为市场主要导向的线年代末期开始逐渐成为市场发展的主要线之一。不可否认,这是与当时整个大音乐市场的发展,与当时滚石唱片的劲敌飞碟唱片的在流行市场上的春风得意等这些内外因素都脱离不开关系。因此从滚石唱片80年代中后期开始,当时除了潘越云已经完全被打造成女性情感代言人外,滚石唱片已经有意要打造出更多能在市场上站住脚跟的流行情歌手。所以像张信哲、周华健、陈淑桦等这些新签约的歌手加入滚石唱片后,滚石唱片对他们作品在风格上的定位开始逐渐朝商业流行的方向靠拢,甚至是当时一度被滚石视为秘密武器的才女黄韵玲在1986年出版了叫好不叫座的《忧伤男孩》之后,1987年的《蓝色啤酒海》也悄悄地朝流行的方向靠拢而赢得市场。事实上,滚石唱片80年代中后期这一系列以流行或是情歌模式打造的唱片作品在市场上还是取得相当大的成功,也因此捧红了一批歌手。像周华健、陈淑桦、赵传、张洪量就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家喻户晓。

      80年代的滚石唱片虽然只是一个起步发展阶段,但是当时滚石唱片已经是地区首屈一指的本土唱片公司。此外在这10年间,滚石唱片不仅仅打造出像潘越云、罗大佑等这些对华语乐坛有影响力的歌手,制作出了无数像《天天天蓝》、《之乎者也》这样的经典作品,同时对于促成地区流行音乐成为主流市场的发展以及实体唱片业的发展也有着领航的意义。就好比史上第一张镭射CD唱片就是由滚石唱片引进技术制作,于1985年发行的《回声》;而1986年潘越云发行的精选作品《新欢旧爱》也是由滚石唱片开创了地区唱片赴美的先河;再有1988年发行潘越云的《男欢女爱》这也成为了唱片史上第一张男女对唱专辑。可以说80年代的滚石唱片在寻求发展的同时更致力于唱片技术上、音乐内容形式的推陈出新,也正是因为如此,滚石唱片发行的作品都有着较高的口碑及市场价值,继而也就为滚石唱片积累了庞大的各方资源,从而为滚石唱片迈向辉煌的90年代奠定了的基础。(玉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