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港台电影
  • 70年代生人宁财神:武侠是所有男孩的英雄梦
  •   宁财神,1975年生。网络写手起家,一部《武林》奠定了他金牌编剧的江湖地位。“事实上这部电视剧跟武侠没什么关系,只是看起来像武侠而已。”他说,“属于武侠的时代已经彻底结束。”

      没有电脑、没有丰富的动画片,电视永远那么几个频道;小孩子们似乎没有更多的选择,看小说成为娱乐的首选项,“女琼瑶、男金庸”蔚然成风。这是宁财神的男孩时代。

      中学时宁财神就武侠了,最早就是从金庸的小说开始看起,但他从来不会带金庸、古龙的小说去学校——不是因为他比别人更爱学习。

      老师们视武侠小说为大敌。但它总是野草一般,在男孩们的课桌里永远也清理不净。老师们想了一招,上学要搜书包。冷不丁地,老师还会在校门口抽查。搜到了就。所以,宁财神的好书都不往学校里带,怕被搜走,在学校也就看看《金剑雕翎》之类,看了一遍就扔掉,要是不幸被搜走了也没那么心疼。

      在武侠片开始的上世纪80年代初期,《少林寺》的上演,令很多男孩都从家里跑到河南少林寺,要学武功;电视里播《霍元甲》,街头的小们,也都在练武、劈砖、甩飞刀。宁财神也想学武功,一直找不到师傅,那个时候的上海,没有武术班。

      “每个小孩都想练武功,可惜那时候学校没有教武术、跆拳道什么的,要不然,我肯定打破头都想去。”他喜欢武侠小说里打斗的场面,打得精彩、解气,“武侠书能满足小孩子对的幻想,对物完成晋级、成就大事业的幻想。”

      宁财神喜欢张无忌,希望自己能有那么高强的武功,称霸武林。他总结那个武侠小说盛行的时代:这些书有一个共同的特性——给男孩看的一个普通人的历险,看一个普通人怎样成为英雄——这种英雄梦想影响了很多孩子的人生观。

      梁羽生的书宁财神“看不下去”,手掌纹路图解书里面的主角很悲苦,武功也不高,不能很痛快地击败敌人,好不容易练成了天下无敌,很快又会死掉。“他的作品不,所以男孩们看了会觉得不过瘾。”

      宁财神坦陈,他读武侠,曾经是冲着场面去的,整本书看完,里面所包含的思想:要做的人,遵守社会规则,甚至写作表达上的语句通顺等等,有时不会在意。

      他的电脑桌面上,有一个文件夹,里面专门放着各种武打片断的剪辑,“人对和性的追逐是本能的,看到飚车、打斗,会有愉悦感。”有一段时间,他对打斗场面近乎,无事就点开来看,看到头皮发麻。

      在电影院看完《叶问》,他在自己的博客里写道:作为一个无比的功夫片影迷,我认为,“功夫”的最高境界有可能是和平,但,“功夫片”的最高境界可不能是止戈,也不该是和平,而是在最短时间内批量制造仇人,然后握紧拳头,对准不可的反派,照死里捶,捶,捶,捶死为止!

      在宁财神看来,奠定他江湖地位的《武林》,只是披了武侠的外衣。“事实上这部电视剧跟武侠没什么关系,只是看起来像武侠而已。” 《武林》,更多的是家长里短的平淡生活。他的作品里,没有的江湖,没有战无不胜的大侠。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靠和武功解决。

      宁财神的书架上,有近两百本金庸、古龙的书,现在也就是偶尔翻翻。或者从中找找写作的灵感。即使以后再写江湖,他也不会写前辈们的江湖。“金庸和古龙所处的那个时代,是比较不稳定的。这种飘零的感觉,很容易融入到他的作品中去,他们能体会到人在江湖是怎么回事。而我们,生活在一个稳定的时代。”

      他说“身不在,也写不了”,在他所处的“江湖”里,也有,有,但更多的是平淡的,“冗长、琐碎”的生活。“这是个拿钱来闯荡江湖的时代,大家闭着眼睛过自己的小日子,不再有当年那种仗剑江湖的冲动。我希望我像令狐冲,但事实上我更像张无忌——犹豫、知足、性格内敛。”

      在他看来,《武林》本来是写给70年代的人看的。80年代、90年代的孩子们,已经很少看电视了,他们有更丰富的读物,海量的动画片、漫画书、玩不尽的网络游戏,孩子们的梦想,不再靠武侠小说来延续。

      现在,宁财神喜欢看日本漫画《火影忍者》《死神》,这些漫画更多地替代了武侠小说在他日常阅读中的地位。“小孩子对文字其实是不的,漫画书、《魔兽》《传奇》更能让他们接受。”

      梁羽生逝世后,宁财神在网上看到的悼念文章很少,“纯武侠的小说已经很难下去,当初的风云人物流传到现在,能够被大家记住的也就那么两三个人。武侠时代已经彻底结束,没有人能再像过去一样,大规模地影响到一代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