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电影人物
  • 电影给了我什么》作者唐棣:电影和文学互为避难所
  •   6号下午,在尤仑斯(UCCA)当代艺术中心举办的“唐棣影像艺术谈暨新书分享会”上,唐棣以自己的作短片开场,为观众带来了一场文学与电影交织的体验。三部影像作品有的还是首次放映,吸引了不少好奇观众。为什么拍电影、如何利用电影经验写小说等等在放映间隙的观众提问,更是激起了现场嘉宾著名作家、鲁迅文学院副院长邱华栋,小说家同时也是电影编剧的马大湾的浓厚兴趣。

      无论从写作,还是第一部短片开始,唐棣可以说都属于闯入者,高中肄业就开始写小说,因为写影评为偶然喜欢上了电影,然后因为不懂而格外大胆,从不懂到懂的过程,也是他把一切化作积极力量的过程。

      此次,唐棣为大家预告了很快将上市的新书《电影给了我什么》,这本书包括“认识电影”和“成为导演”两个部分。“认识电影”写得是唐棣从短片到长片、摄影到,长达十一年的实践之的小故事;“成为导演”则是对100余部电影的拉片笔记,仿佛电影已不仅是“电影”,而是融合了文学、哲学、摄影哲思的“艺术”,正好符合唐棣在很多场合的认识:电影,首先是艺术的。这不是一本成指南,而是一本与电影有关的成长故事;这不是一本拍摄者自传,而是一段因电影而起的平凡回忆。

      唐棣表示,感谢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和编辑李黎给自己的机会,这本书对于有导演梦想的读者来说,自己从作家到导演的经验非常有意思,比如说如何做一件事长达十多年,他想把其中的故事分享给大家。

      当邱华栋问起电影和文学的关系时,唐棣戏称“电影和文学互为避难所,因为电影受太多,小说是自己的表达。所以,自己首先是一个作家,其次才是一个导演。因为导演这个工作还是有很多外在原因决定。”但是依然看得出他做一件事的认真态度。他的朴实和真诚赋予他的作品一种韧性,就像他在现场的交流。他有作家的思考,也有光影的直觉,于是使得他的作品被《好莱坞报道者》认为是中国电影里“鲜明的存在。”

      今年,唐棣连出三本书,同时自己的新电影也都在进行中,这些作品有的抽象,有的商业,也有介于之间的,但都有很好的定位,在不同领域造成反响。这一点在唐棣看来十分重要。现场的马大湾说,唐棣的电影中有一种可能连作者都说不清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特别有意思的!

      至今,唐棣已有近两百万字的小说作品,是国内青年作家中的佼佼者,又是一个跨界者。马大湾很好奇这是如何完成的。干了电影,很多时候是一点精力都没有,马大湾说,自己作编剧时,连看手机的精力都没有了。

      唐棣解释说,自己的表达在年轻很旺盛,所以就没完没了的写作,很多作品也都是前些年积攒下来的。所以,他对现场打算写作的观众说:“去写就好,去拍就好,别等灵感,因为只有在你全心全意做的过程中才有机会遇上灵感,做艺术的过程也是期待灵感的过程。”

      在现场,马大湾谈了很多编剧在国内的工作状态。唐棣更是把自己对编剧和工业的关系在新书里写成了文章。“自己拍电影和写作都是自学,都是在过程中摸索的,失败多于成功,小事多于大事,当然这些故事也都写入了这本新书《电影给了我什么》。”唐棣说。

      在看过现场放映的影像作品后,邱华栋激动地说:“作为小说家和导演,唐棣几乎是一个天才型的,没上过学,没学过电影,沿袭了新浪潮、实验电影的风格,又结合了自己的作者经验,常好的影像表达,这是在国内做出好的作者电影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