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电影人物
  • 杨雅琴做客抡才书院国学
  •   4月13日,市老庄文化学会副秘书长杨雅琴做客抡才书院,给前来参加书院沙龙活动的嘉宾讲了一堂国学入门课。与人们所惯见的生搬硬灌的方法和“之乎者也”死抠的国学教学不同。

      杨秘书长从人们“身边”的国学、国内外领导人讲话中的国学、人物事例等听众易于理解接收的角度国学,让人耳目一新,两个多小时的国学使人如沐和风、如润细雨,超越千年的古人智慧沁脾。

      杨秘书长以亚圣孟子脍炙人口的名言开始她的讲课。孟子曰: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她说,不敢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能与大家分享先贤的智慧学识是她的一件乐事。她讲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什么是国学以及国学的特点;二是国学并不神秘,国学就在我们身边;三是讲孔子的生平、孔子的品德及其主要思想;四是的生平、的智慧、上善若水的内涵及与现代人的心理健康。

      一、什么是国学以及国学的特点国学,一般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魏晋玄学、宋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因此,广义上,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中国古代历史、思想、哲学、地理、、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国学”之名,始之清末。其时欧美学术进入中国,号为“新学”、“”等,与之相对,人们便把中国固有的学问统称为“旧学”、“中学”或“国学”等。国学有百家,重推六:儒、释、道、兵、法、墨。主张积极入世,其核心思想是“仁、义、礼、智、信”;主张无为而治,通过“无为”实现“无不为”;释(佛教)追求,认为“四大皆空”;兵家,讲究诡道,“兵无常形”,战无不胜;法家重规矩,通过峻法来治理社会;墨家主张“非攻”与“兼爱天下”。国学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历史性、延伸性、发展性、现代性和国家性。

      二、国学就在我们身边尽管近现代学校施行新学以来,我国读书人学习国学的人不多,现在很少有人能大段地“”“五经”等国学经典。但有几千年历史积淀的中国国学并未远去,它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每天用到的词汇、成语中,在我们的地名、人名中,在人们写文章、做引用的典故中,国学无处不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国学已溶入民族的血液,铸入民族的灵魂。如,“文化”一词就来自《易经》——“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投桃报李”“万寿”“琢磨”等词汇来自《诗经》;“自强不息”出自《易传》,“自知之明”、“宠辱不惊”出自《》等等。再如,报告中关于和谐的、的就体现了传统国学的内涵。习总最近几次讲话中也多次引用国学内容:如,“打铁还需自身硬”——来自《论语》“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随令不行”;“夙夜在公”——出自《诗经·召南·采蘩》“被之僮僮,夙夜在公”,意思是“从早到晚,勤于公务”;“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来自旬子《荀子·劝学》“肉腐出虫,鱼枯生蠹”和苏轼《范增论》“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长风破浪会有时”——来自李白的诗篇《行难》,等等。我们周围的地名许多来自国学,如县名“崇礼”“尚义”,意为崇尚礼义;市的街道名“明德街”“至善街”,据说还有“亲民街”(新华街前身),就出自《大学》中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还有“来远堡”“宁远村”等等。在人际交往时的劝勉常有“上善若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致远”,等,这些都出自《》《易经》等国学经典。

      三、孔子的生平、孔子的品德及其主要思想孔子的生平。孔子三岁丧父,人生坎坷,精通六艺,全面发展。孔子的品德。主要表现在: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好学;安贫乐道(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耐心培养学生;直道而行,不畏;与人,仁者爱人。以孔子为代表的思想集中体现为“仁”。仁或即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一是亲亲,爱亲人,讲孝悌;二是仁民,爱大众,“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三是爱物,爱天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做到“仁”就可“仁者不忧”(“君子道者三,我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为达到“仁”甚至可以生命(“无以害仁、有以成仁、士可杀不可辱)。学习思想就是要做伟岸大丈夫,做君子,像那样培养自己的。真丈夫就要“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人们只要“日三省吾身”(《曾子》),“君子终日乾乾”(《易经》),都有可能达到的境界(“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中国古人中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照汗青”的伟丈夫文天祥,近代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现代有“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吉鸿昌,当今的优秀范党育、用生命换来歼-15完美升空的沈飞集团董事长罗阳,他们都是中国人民爱戴的“君子”和“大丈夫”。

      四、的生平、的智慧、上善若水的内涵如果说讲求“培育情怀,积极投入人生,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易传》)”,那以、庄子为代表的则强调“养成自然态度,潇洒对待生活” 要“淡泊、不争、退守、”,“无为无不为”。与作为我国国学的主要学派,如日月交辉,互相补充,着人类的思想发展史。生平。姓李,叫做李耳,又叫老聃,是周朝的史官。由于他接触图书、资料、文物、档案有学习的便利条件,身居京城处于、朝政中心,接触人员层次高,再加资聪慧,勤奋好学,因而获得了很高的智慧。传说在他倒骑青牛西出函谷关准备隐退的时候,被大夫函谷关令尹喜拦住,他将他的思想写下来,因而有了5000言的《经》(即《》)留世。

      的智慧。一是反战的军事智慧。“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夫乐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经·第三十一章》)兵革是不祥的东西,不是君子所使用的东西,万不得已而使用它,最好要淡然处之。胜利了也不要得意扬扬,如果得意扬扬,就是喜欢,喜欢的人是不会得天下的。战争众多,应该对它有一种哀痛的心情,即使打了胜仗也要用丧礼的仪式来处理。二是不的智慧——治大国若烹小鲜。“治大国如烹小鲜”意思是治理大国就像做一道新鲜菜肴一样,不要随意翻动,不能煮的太咸,也不能煮的太淡;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怠慢;油盐酱醋都要恰到好处;火候也要适当。执政者做任何决策都需要把握好度的原则,不能朝令夕改、随意搅动、胡乱,而需要遵从社会的自然秩序。三是功成身退,走一条成功之。说“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人要符合天的道,功业已经成了,就引身后退,这是一种自然的规律。人一旦达到事业的顶峰,完成了历史,就应该历史发展的潮流,效法自然,主动地退位让贤。正是中国那句古话,叫做见好就收。四是守柔、权变之道。“柔弱为常胜之道”,教你柔弱,就是在柔弱的当中,找到一种成功的力量。人身上最坚硬的是牙齿,最柔软的是舌头,随着年纪越来越大,牙齿掉了,舌头还是好好的,柔弱胜。海啸来了,狂风来了,大树刮断了,小草依然在那里;大地震来了,大楼倒塌了,小平房还在,等等。五是要“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意思是如果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如果适可而止,就不会遭到。太爱名声,必定有大耗费;积累太多的财产,必然有大损失。“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六是要掌握“虚”、“静”的辩证关系。要做“致虚极,守静笃”,你就会去掉一种盲动,一种乱动,一种骚动。而换来的是能动,主动,灵动,人的生命的空间扩展了,生命的容量加大了,能量积住了,就能神采焕发,心理健康。 “上善若水”的思想内涵。“水之七德。上善若水,水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最高层次的善德就像水一样。水有利于,却不和相争,处在众人都厌恶的低下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水既具有柔和上善的品德,同时又具有不受任何阻碍而勇往直前的。水在没有的时候,以的,开辟出新的道。水生生不息,动静适度,具有团队。与天地融为一体,无生有化,循环往复,以“上善”之德。正因为如此,人们学习水的“七善德”,做到“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配合国学,杨秘书长还朗读大量古代和近、现代诗词,用大量图片,将国学中强与柔、得与失、生与死、动与静、无为与有为等辩证关系生动简明地展示给大家,寓深刻的人生智慧于趣味隽永之中。最后她引用明朝作者洪应明《菜根谭·幽窗小记》中的一幅对联结束:“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充满了的意味。

      推荐: